看多了各种贪官的忏悔书,在审丑疲劳过后,如今这张新冒出来的“犯罪公安局长忏悔书”,还是值得一看的。2005年12月12日《中国青年报》为此做了个专题,说的是山西省临汾市公安局原局长邵建伟因受贿,于11月被一审判处有期徒刑9年;“在邵建伟被移送司法机关处理前,他禁不住流下了愧疚、悔恨的泪水,他真诚地向组织请求,做‘反面教员’来教育大家,警示大家”;“从拒收100元感谢费到敛财480余万元,邵建伟在其忏悔书中讲述了其堕落轨迹和心路历程”。 邵的忏悔书思路清晰,概括能力很强,他说在接受钱物的过程中,自己经历了这样四个阶段:第一阶段,全部拒绝;第二阶段,收了心不安,不收心不甘;第三阶段,收了放心,不收安心;第四阶段,担心被查处。从个人的心理感受来做这样的四阶段概括是不错的,有专家就此分析说,“他经历了几个阶段,总体上有明显的积累和升级过程”,他的变化“在犯罪心理学上特别典型”。但是,我们要看到,真正的堕落积累和犯罪历程并不是一个个“阶段”的清晰叠加,并不真的那么“复杂”那么“累人”,而是一个简单而容易的过程。 哲学上有个著名的“秃头论证”理论,它含有这样的问题:少一根头发能否造成一个秃头?回答说不能。再少一根怎么样?回答说还是不能。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,到后来,回答却是已成为秃头了,而这在一开始是遭到否定的。如果把“敛财百万”看成是腐败的“秃头”,那么,变成这样的“秃头”就是掉一根根头发的累加,“掉一根根头发”是从“掉一根头发”开始的,而“掉一根头发”是那么的容易,同样“掉一根根头发”也是那么的容易,所以,“秃头”是容易的,腐败是容易的。邵建伟也曾立志当好警察,当月薪48元时,面对100元的感谢款,他选择的是拒绝;就算收了那100元,那也是简单容易的,不过是像掉了1根头发。所以,“秃头论证”理论无情地告诉我们:从拒收百元到敛财百万,是极其简单的,是极其容易的,简单容易得其实只有一步之遥! 蜕变是容易的,滥权是容易的,贪污是容易的,受贿是容易的,堕落是容易的,犯罪是容易的;与这样的“容易的”相比,自制是困难的,坚守是困难的,监督是困难的,制约是困难的,发现是困难的,查办是困难的。透过邵建伟忏悔书中的“四阶段说”,现在我们可以这样看:贪官堕落犯罪确是“无阶段”,时刻能做,容易;教育监督查处倒是“有阶段”,想要收效,很难。“掉一根根头发”的“土壤”以及“催化剂”当然是“权力”,“土壤”越肥、“催化剂”越强,“头发”就掉得越多越快,防止“掉发”则越来越难。 邵在忏悔书中提到陈毅那首名诗:“手莫伸,伸手必被捉。党与人民在监督,众目睽睽难逃脱。”在没有开始“掉头发”之前,他把它“摘抄在日记本上并背诵下来”,如今邵建伟堕落的经历告诉我们:这首名诗的警示作用是有限的,因为“掉发”太容易了,“伸手”太方便了!
|